2008年12月30日 星期二

作業六:博碩士論文評析

作業六─博碩士論文評析
《臺灣家具展示情境空間探討─以敘述性設計思維的運用》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碩士論文/2003/
作者:翁翎月
指導教授:楊裕富

一、論文摘要
此篇研究論文以家具展售商場為研究對象,探討臺灣家具展售商場的歷史演進與影響因素,發掘傳統家具展示商場與進口品牌家具展示商場間展示設計的差異與特性之比較,試著建構家具展售情境的展示原則;除此之外,更藉用文化符碼(楊裕富 1998)來分析家具空間展示場的策略層、意義層、技術層三方面,架構出敘述性設計模式並運用在家具展示情境空間上。論文內容主要分為六個章節,並附有五十二個表及一百三十五個圖。

第一章為緒論,共分五節,內容包括:研究背景與動機、問題與目的、限制與範圍、名詞界說與釋義、研究方法與步驟等。第二章為家具展售場背景與文獻回顧,共分三節,內容包括:臺灣家具展售場的現況與發展、文獻回顧與小結。第三章為理論回顧與分析架構建立,共分五節,分別是:關於當代文學之研究、圖像、色彩與語言構思之間的研究、設計文化符碼、敘述學之研究、初步分析理論架構的建立的探討。第四章為案例調查與設計分析,內容有:調查案例與分析前言、三個展售場案例,分別為─嵐翎、菩提緣、青木堂。第五章為敘述性設計思維的運用,其內容提到空間造型的轉化運用與空間造型組織為情境模式的探討。第六章則是結論與建議,從此篇論文中的研究結果與發現、資料蒐集得問題與限制中,進而提出後續研究的方向與建議。

由於現今臺灣消費意識逐漸提高,消費者對於居住空間的要求越來越有品味,相對著家具的需求不再是單方面基本機能的考量,因此家具商店空間展示的陳設影響著消費者購買意願。商家們為了促進消費,選用消費者最容易理解的「說故事方式」之「敘述性設計思維模式」,來呈現家具展示空間上的設計,做出符合消費者喜愛的口味與驚喜。

二、論文主要論點
此論文的主要論點可將其分成以下幾點:
2-1 表層設計結構
以空間機能、空間動線、展示要素與設計四模式為家具展售場的基本需求與展示技巧的提供。
2-2 裡層設計結構
以多方位的文化角度,試著從策略層次、意義層次、技術層次為家具展售場設定出展示情境方向。
2-3 深層設計結構
以故事情節思維方式之主題、子題、題素三者邏輯關係,運用在家具展售場設計操作手法上。

三、研究方法、步驟
3-1 研究方法
閱讀相關文獻來建構適用的理論架構,另一方面以案例現場調查與訪問輔佐理論架構的操作。其案例調查分別以北、中、南三地之家具展售場為調查對象,紀錄現場影像、圖像,並訪談業主與匠師,交叉操作分析。

3-2 研究步驟
(1) 確立研究目標
臺灣戰後至今,經歷不同文化的薰陶,產生許多不一樣的人文脈絡,加上近幾年來資訊媒體的快速發展,使得臺灣家具展示空間從簡單的陳列式轉為情境主題示的設計。為了解家具展示設計的趨向與方法,針對展示情境空間背後的意涵來分析,找出其設計元素,進而建構出適合的設計思維與模式,題供設計創造者另一個新的視野。

(2) 研究範圍與限制
a. 研究對象─傳統家具展售場、品牌家具展售場。
b. 研究主題─針對家具展示空間設計為研究主題的探討。
c. 地理涵蓋範圍─以西部地區為組,選定台北、台中、台南三個地區,各包含傳統與進口品牌家具展售場為研究範圍。

(3) 研究方法的選定
a. 家具展售場相關文獻蒐集
b. 理論回顧建構設計文化符碼分析
c. 案例現況調查

(4) 資料整理與分析
a. 臺灣家具展售場的現況與發展
b. 相關文獻回顧
c. 關於當代文學之研究
d. 關於圖像、色彩與語言構思之間的研究
e. 設計文化符碼
f. 關於敘述學之研究
g. 調查案例與分析

(5) 家具展示情境空間初探與敘述性設計思維的建構
a. 敘述性的「故事與情節」觀念
b. 文學性的「文脈與正文」觀念
c. 符號性的「形式與內容」觀念

(6) 家具展示情境空間設計驗證
以嵐翎家具展售場為實例演練,其操作角度為:
a. 概念成為空間造型的轉化
b. 空間造型組織為情境的模擬

(7) 家具展示情境空間的敘述設計思維修正檢討
從情境文化符碼的分析得知家具展售場需考量策略為以下幾點:
a. 文化背景
b. 示場導向
c. 經營理念
d. 家具特色
e. 展場吸引
以上五項去延伸相關【子題】→抽出【題素】概念→具體【造型】→組合【情境】空間的塑造。

(8) 結論與建議
a. 研究結果與發現
b. 資料蒐集問題與限制
c. 後續研究與建議

四、該論文與展示設計的關係
4-1 金惠卿(2000)「商店設計表現方式之空間印象研究─以Esprit,Levi’s服飾旗艦店」
‧關係:金惠卿所提出的觀點,認為商業展售應該於消費者作互動性的展示方式,因此家具展場根據漢寶德先生在展示規劃一書對展場設計分為商業展示與非商業展示空間上,這裡是屬於前者,故其對於商業式的展示需求藉由金惠卿的論文提供消費者對商展空間之互動印象及利用「語意」差異法形式的展示問卷方式,發覺商場展售是需要探討「展示設計的互動性」表達,相對追家在家具展售場的展示設計思維中。

4-2 邱培榮(2000)「展式設計之研究─以商品展場設計為例說明」
‧關係:邱培榮所撰寫論文內容中所談到的商場展覽(示)與本研究的家具展示商場其規模與型態的類似,對於邱培榮的商品展場設計中,大致將展示設計流程敘述詳盡,但就設計手法的表達並無有效拆解商場展示設計的真正關鍵元素與展示設計的組合方法的建立。因此,本篇研究論文希望在建構「文化符碼」時,對拆解家具展售場能找出真正設計元素,進而再利用「敘述性設計」來組合展示空間的設計思維建立。

4-3 黃于珊(2000)「博物館展示環境與參觀行為之研究」
‧關係:黃于珊此篇論文強調「觀眾的重要性」,提出空間機能的展示設計檢討,此觀點提供本研究論文在對家具展售場與消費者的展示機能,需注意的要點與消費者參觀動線時,所需要的視覺與空間的舒適感。

4-4 林貞岑(2002)「高雄市立美術館展示空間規劃設計之運作績效研究」
‧關係:依林貞岑此篇論文結果,對本研究論文的敘述性設計運用於家具展示空間之設計核心為「吸引消費者的興趣與注意」,所以針對黃于珊與林貞岑的博物館展示空間實例觀察中,其針對展示設計以單方面機能、施工考量與觀眾互動情況下,其缺失都改善,就能引起觀眾(消費者)對展示空間呈現出的展示物(品)而有興趣嗎?所以本研究想透過「文化符碼」解開真正吸引消費者的展示設計元素為何?

4-5 森崇(1990再版)「展示計劃入門」
‧關係:在家具展售場的情境展示設計時,需初步a.設定家具品牌對象企業形象的確立,為Who。b.家具品牌背景,從社會、人文、文化等尋找相關事物、意象是什麼,才能準確捉住家具品牌風格,為What。c.家具展售場的地點需考慮基地的特色與四周環境可以提供什麼樣的資源及消費型態,為Where。d.家具展售場的櫥窗與展示區,需不定時變更內容,使消費者有新鮮感,其參考時間為國際家具展的新產品出現,及配合國內的傳統節令時節去修改,為When。e.家具展售場,最重視不同消費者的感受,因此不同家具品牌的消費愛戴者也會不盡相同,所以設計展售場時,就必須設定消費族群的界定,為Whom。f.展示表現手法,家具展售場不可或缺的方法,為How To。g.是家具展售場的經費來源與掌控,來符合經濟效應,為How Much。以上大至是家具展售場的要素的5W2H。

4-6 何肇喜建築師事務所(2000)「科學展式概念設計報告書」
‧關係:就「科學展示概念設計報告書」的實際個案操作,使得這些展示策略思維觀念,提供本研究在架構敘述性設計思維時,其以說故事的方式,從主題→子題→題素的展開關係中,能將主題轉換子題,或者子題轉換題素的思維方式。相對這些展示策略方法,可以在任何展示設計過程中成為是一種轉換參考的思維方法。

五、論文的寫作策略
5-1 臺灣家具展售場的發展文化與定位
(1) 展示空間的發展與家具產業的發展演進,與消費者的消費文化轉換,延伸出展示空間的影響力。
(2) 界定研究範疇,使研究目的與對象更明確。
(3) 名詞解釋語法原則。

5-2 家具展售場的背景與文獻回顧
(1) 初步了解與整理出家具展售場,對展示區佔整體展場空間量體為二分之一比例需求,此外針對服務區與樣品區空間,有其專業特殊性展示設計的需求呈現。
(2) 在相關文獻回顧與現況背景的了解下,發覺家具展售場的展示設計思維,可嘗試著以「敘述性設計思維」邏輯方式,進而深入提供另一種的設計思維方法。

5-3 理論分析建立架構
(1) 根據文學理論提出語言學、詮釋學思考模式與分析理論,深入了解消費者對事物記憶的形成。
(2) 認識符號學、圖像學、色彩與心理學等研究,在針對家具展售場的情境展示設計探討中,設計者可以較客觀的去思考與設計,並增加設計思維的靈活性創作形式。
(3) 根據文化符碼的基礎上,建構適合家具展場情境展示設計的分析,以策略層、意義層、技術層的大架構,清晰了解家具展售場。
(4) 認識敘述學觀念,從其架構要素與分析情境、品牌等。
(5) 將家具展售設計分析架構分為三個階段,清楚描述操作的雛形。

5-4 案例選定與分析
(1) 研究主題為「家具展售場的情境展示空間設計」,因此家具展售場空間符合家具產品與經營者訴求的情境展示設計為優先。
(2) 針對住宅的活動家具,選定台灣家具進口的主流市場與傳統本地家具與自創品牌,來探討展售場的差異性比較。
(3) 分析方向一為情境文化符碼三層模式的分析,其二是敘述性設計思維的分析。
(4) 為公平起見,分別在北、中、南各選定一個樣本為研究對象,以排除地域性的問題

5-5 思維的運用
運用敘述性思維模式進行設計發想階段,在資料收集的過程中,為「概念成為空間造型的轉化」與「空間造型組織為情境的模擬」兩個設計角度進行操作。

5-6 結論
整合研究結果、研究發現與蒐集問題時所發現的問題與限制提出後續研究的方向與建議。

六、與自己研究方向的關係與幫助
6-1 敘述性設計思維模式
本人欲研究議題為老人機構空間以環境行為角度出發,敘述性設計思維模式常應用於空間的情境的營造上,讓老人們離開家後還會有家的感受。

6-2 論文架構
此篇論文循序漸進的探討,將家具展售場的歷史沿革描述的相當清楚,研究方向與目的等架構亦很完善。最後提出的模擬建議更是可以完整的提供給設計者們的好建議。

6-3 田野調查
調查前母集團的選定相當明確,其訪談結果的呈現與探討分析。

七、論文的優點與局限
敘述性設計的運用範疇相當的廣闊,不管是在電影場景、展示設計…等,只要觸及到空間情境的設計內容,皆可以敘述性設計思維模式來設計與運用。

此研究論文以敘述性設計思維模式與設計文化符碼三項度作為探討方向,並列出臺灣北、中、南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但基於人力、時間等不足的劣勢下無法完整呈現與深入了解家具展售場是否完全關係到地域性的問題,其城鄉差距性應該是更值得去探討的地方。

八、結論
敘述性設計的主軸為敘述故事情節來連結家具展售場空間的展示設計情境元素,協助設計者以一種說故式的邏輯思考方式,使得展示設計變的更加的有趣與豐富。

後現代主義興起,空間設計的研究方法不再只是現代主義中,一切是要完全符合機能、科學的設計理念,冰冷的空間設計不能滿足消費者的慾望與感性,因此需要增加些許人文性的設計概念,增加空間與人的互動關係。

參考資料
楊裕富/1995/設計論文寫作/雲林
楊裕富專題研討課程網站
翁翎月/2003/臺灣家具展示情境空間探討─以敘述性設計思維模式的運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