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6日 星期一

作業一:自選設計議題寫作─設計思維模式

作業一:自選設計議題寫作─設計思維模式

一、思維模式

所指的是大腦內部的運作,是思考設計該如何解決問題的過程,亦是一種暗箱的作業過程(圖一 暗箱設計人),雖然無法以客觀的原則來證明,但其重點是在於是否能夠提供思維現象裡令人滿意的答覆。思維方式也可稱為思維模式,一般來說,思維模式包括了價值觀、思維過程、思維形式或推論形式三大部分。因此,設計是一種心智上的活動與心智習慣上的專業行為。

圖一 暗箱設計人


二、何謂設計思維過程?

設計思維過程所指的是設計師從事設計工作時的思維歷程,當設計師提出設計條件(題目)後,重提出設計概念到意象(image)浮出,漸漸的設計概念變成具體化,再從逐漸成行的設計案裡去修改、調整、美化,這樣循序漸進的過程,一般而言就是"設計思維過程"。簡單來說,一個設計案的發展流程就稱之為設計思維過程。(如圖一設計發展螺旋)


圖二 設計發展螺旋

三、敘述性設計思維模式
設計的思維模式的觀點是在於設計的重點是所謂的設計的實用性,而是設計中所經歷的「表達」這項功能。其類型有以下幾類:

1敘述思維:設計師的設計思維模式以說故事的方式來,描述設計作品 ,其中就包含了設計師的個人價值觀,在透過說故事的方式對使用者進行軟性說服(催眠),將設計作品的隱喻效果增加。

2感性思維:以如何增加設計作品的感染力為主要訴求,因為一件設計作品若是能夠引起使用者的同理心與共鳴,這樣的設計就算是成功的。

3說服思維:當使用者對於設計作品,仍然抱持著懷疑的態度時,設計師必須要透過某些設計手法使作品賦予感染力,進而產生說服力。

4創新思維(創意思維):設計的構思與發想若能夠把握創新的原則,就讓使用者耳目一新,並且擁有創新的思維設計才是設計思所追求,但是也有時候效果=笑果=好的構思。

圖三 因應專業的設計思維類型初步看法

敘述性設計方法,所指的是想像力以及編故事說服自己也說服他人的能力,屬於較不嚴謹的思維法。感性思維、或表達思維的模式,是敘述性思維設計方法的明箱作法,明顯的與程序思維設計方法有著完全不同的重點。敘事思維設計方法比較著力於確定設計任務、構思發想、形成替選方案。構思發展階段主要是從主題到整個故事大綱的完成,強調想像力與類比能力的培養才是敘述性思維模式的重點,和必須花心思的地方。

四、結論
除了滿足使用功能之外,也要有表達性的功能,滿足這兩項要求是敘述性設計的目的。成功的設計師,在設計作品時,並不只是考慮「機能」問題而已,更要考慮機能考量以外的功能,比如說能不能傳達一些「意涵」、能不能像文學作品一樣等,透過這樣的方式,來感動消費者、說服消費者。

五、參考文獻
1楊裕富 2000 創意活力------產品設計方法論 田園城市
2楊裕富 1998 空間設計概論與設計方法 田園城市
3蔡任伸 2002 台灣汽車展示場探討----以敘述性設計思維模式分析
4研究與設計 1996 環境行為研究的工具 田園城市

沒有留言: